花蓮
獨樹一格的東岸美景 海稻雙浪的驚奇|花蓮新社梯田|網美IG熱門打卡景點

Published
1 年 agoon
By
黃大帥
花蓮,號稱台灣最後淨土,世界的瑰寶,擁有許多令人驚嘆美景,每到周末連假人潮總絡繹不絕,如果要問多久能將花蓮整個玩遍,我的回答應該是多久都不夠,有人說歷史經不起推敲,但是花蓮的自然與人文,歷久不衰,無論如何細看,都美的那麼不可思議。
田園風光,不只存於花東縱谷,在太平洋彼端,山海相望的海岸公路旁,不同於縱谷平原的連阡累陌,這兒的海稻田景致,讓人感受另種山與海與田三者交融的心曠神怡,身心為之一振,是全台灣最大的海稻田「新社梯田」。
關於新社梯田
意思為新造的社區,位在花蓮豐濱鄉台11海岸線旁的部落,噶瑪蘭語新社是「萬物養生之地」,傳說古老時期宜蘭來的噶瑪蘭族遷居到這裡,族人想念家鄉大片稻田及米香,便將這臨海台地打造成大片的稻田,就有了現今與海相鄰「海梯田」景象。
新社海梯田是全台最大的林海梯田,一年一收,每年六月時是綠茸茸的稻浪、七月就變成大片金黃絨毯,連初耕時田中佈滿耕作的水源,都是不同風情的絕美畫面!
新社梯田出發前注意
.梯田無遮蔽物,炎夏前往準備防曬
.梯田為當地居民私人物,千萬不要為了拍照而踩踏到水田
.請隨手將垃圾帶走,做一個有品德的旅人
新社梯田門票資訊
免門票,白天前往景色優美
新社梯田交通資訊
從花蓮火車站出發,開車前往約1個鐘頭左右,雖然花蓮客運也有此處的停靠站,但建議如果有交通工具,自行前往會比較方便。
前往新社梯田的路途一點也不無聊,台11線海岸公路號稱太平洋上最美麗的海岸走廊之一,沿途欣賞東海岸的風光明媚,這可是在台灣西部大城市可無法體會的。

海岸公路旁的新社梯田
梯田的位置十分好找,抵達新社部落的路口告示,很容易就被一旁的地景藝術和廣闊的海稻田吸引。
新社梯田停車
雖然沒有專屬停車場,但路邊白線可以停車,但如果在旅遊旺季時,人車較多,容易造成阻塞,建議可以停往前方新社國小處,再步行十分鐘左右抵達梯田。
.停車後貴重物品請隨身攜帶,避免遺失

路邊停車也要注意停車距離
新社梯田
海風吹過,逐漸長成的稻子隨風搖曳,遠觀層層疊疊的海稻田,像是巨人的階梯,往太平洋一層一層向下延伸,在田埂分開的方正田園上,偶有大群白鷺鷥飛過,與大海藍天的對照,堪比天地一沙鷗裡的浩瀚蒼天景色。
每年六月份左右,綠油油的水稻逐漸轉為金黃,稻穗在陽光下熠熠生辉,直到秋收時節,黃澄澄收割過後的稻梗,呈現大地休養的氣息,無論何時來此,四季皆如明信片,美得讓人眼睛都捨不得眨一眼。

正在農忙的農人

殘破的小屋獨立於稻海之中

潺潺灌溉水流注入田
徜徉於海稻一色之中,唯美的容易讓人以為走進日本動畫電影當中,潺潺淙淙的灌溉水源,一點一滴的滋養這塊大地。

站在梯田眺望遠方延伸的海岸線
田埂清晰的分割稻田,從上方俯瞰,從海稻一色再到海天一色,徜徉在其中,是多麼令人幸福的一件事,放鬆又療癒。

在梯田上一回首就是山巒雲朵的美景

梯田中也可以見到許多昆蟲
新社梯田地景藝術
隨著網路發達,梯田的知名度提升,部落也與藝術家合作,並在居民和志工們們努力之下,一起打造質樸又回歸自然的大地藝術。
土地上的快樂
號稱東海岸最美的盪鞦韆之一,充滿童趣的鞦韆呼應大自然給予的舒適感,噶瑪蘭族人們享受待在這片土地,自給自足的生活,快樂油然而生,作者運用田土、稻草、稻穀形塑海中章魚與植物發芽的造型,象徵海洋與土地給予的豐沃資源,感謝天地,綻放美麗。

絕美盪鞦韆是網美必拍景點

童趣橫生的稻草人
巴特虹岸
噶瑪蘭族人舊稱「新社」為「巴特虹岸」意即在這安居的地方,作者將地景製作像傳統噶瑪蘭建築一樣,使用竹子、黃籐及牛糞、稻草等,編造如庇護所的家屋意象,體現這裡的噶瑪蘭族、阿美族人等落地生根,並且安穩寧靜的生活在這片土地上。

傳統工藝製成的房屋
運用傳統的手藝製成的竹編廊道,將竹子削片編織成的穹頂,強韌實用又通透的結構,可以穿越進出的門,仿造聚會的集會所,與新社海稻田自然結合,就地取材的文化傳統,豐富人與土地、文化,讓它們緊密連結。
太平洋依然平靜,東海岸的清新空氣,到處都是可使人放鬆身心靈,一起遠離都市叢林的喧囂,來一趟東部,好好的與大自然相處,值得。

遠方的海岸線似近似遠,如詩如畫
旅行樂趣在於過程,給予每位在生活徬徨或迷惘的人們,一個心靈沉澱的空間,細細品味走過的足跡,靜心感受,留下值得回味的記憶,為我們人生的旅途充足動力,並繼續前行。